同桌的你

从“初恋那件小事”、“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”,到“同桌的你”(甚至加上“Yes or No”等),都让人唏嘘不已。那是我们的青春,我们的青春期。

为了喜欢的人而发愤图强是它们的共同点,就像我某个同学,早在小学就因为喜欢”沈佳宜”而用功,最终如柯景腾般在成绩上逆袭了女神。这些流行词语总是被烂用,我并不喜欢,否则当真的遇见我的女神时就不知道如何称呼她了。但那些逝去的时光里,曾经被我们长久地喜欢着的人,她们真的已经成神了。在我的眼里,她不食五谷杂粮,不会勾心斗角,从不放屁,从不拉屎,自然也不会性交。不是神又是什么呢?

可惜啊,单论成绩,几乎没遇到这样的女生。但成绩普通的“沈佳宜”和“周小桅”却是真实存在,合二为一的。她也被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喜欢着或暗恋着,她也是插班生。看“那些年”时,我想到了她,看“同桌的你”,想到的还是她。

如果早一年,我对“同桌的你”的理解会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。那时的我们总是欢乐的,这些电影也是欢乐的。但“同桌的你”,总感觉太扯。那么好的一个女生,老师就那放心让她一直和那个调皮捣蛋的人同桌?沈佳宜也没有坐到最后一排去陪柯景腾啊!什么?就五分钟?你是怎么分得那么清的。五分钟里喊的是哥哥?你以为你是黄蓉啊,还靖哥哥,口味也太重了吧。说五分钟就五分钟,孤男寡女,就算不是男女朋友也不可能开了房只学习啊!

可是有一点,一年前我只能理解表面,这也是“同桌的你”唯一合理的一点:第一个对插班生好的人,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好,她也会铭记于心。初到一个陌生的圈子,面对那些已经想到熟悉的人,难免会有一点“我非族类”之感,前几个视你为圈内人,正常待你的人,心生好感也很正常吧?为什么当初我不明白呢。初中的周小桅真挺可爱的,如果插到我们班,哪怕不是我同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