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训之前

军训之前那几天是怎么度过的,我真是一点印象都没了。如果是以前看看日记还能记起来,但大学的日记都记在了手机里,后来不小心折腾没了。可以就是从那之后吧,我很少写日记了。现在只能是尽量回忆了,有错乱之处也只能将错就错了。

关键是28号。三个注定要一起生活四年的少年,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?

我推断了一下。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应该都起来了。这就是不够熟的表现,都不好意思晚起。当时也没敢想,后来我们会经常睡到午饭时间。当然,这天我们吃早饭了。洗漱完毕,一起从宿舍出发,一起吃的早饭。这样的场景很快就消失了,并且没再出现过。因为被分在了不同的班,即使早上有课也很少一起吃饭了,不论是早饭、午饭,还是晚饭。

一起吃完早饭就回宿舍了吧?回宿舍干了什么?当时都没电脑,也许串了串门。记不得了。不过午饭和晚饭应该还是一起吃的,三个人。那就直接跳到晚上吧。

晚上记得还是挺清楚的:学姐和学长带我们在学校逛了一圈。这是个传统。我们也带学妹和学弟逛过。班级活动永远是至少要用半个小时集合。新生总是最守纪律的,我们当时还站了队。游行时给我讲解的学姐还是第一天遇到的那个,还有她的室友。听她讲了那么多,总结起来就是如坠雾中。她指着一栋栋建筑,说这是什么,那是什么。我不停地点头,但在夜里又有些掉向,我根本分辨不出哪栋是哪栋。所以我只是点头没有提问。不过有一点我知道,博学北楼在博学南楼的北边,笃行南楼在笃行北楼的南边,笃行楼在博学楼的西边。这一点至关重要,为今后某天在掉向的情况下找到宿舍发挥了重大作用。

这次游行最最重要的作用是认识了一个人,我的老乡——栋哥。其实我没叫过他栋哥,从来都是直呼其名。有一点挺有趣的,栋哥名字的拼音首字母与学姐的完全一样,这是我在手机里查找联系人发现的。初次相见我们没太多话题好聊,不过学姐还是认为我们很聊得来(真不知道她们哪来的这种感觉)。知道他来自潍坊我脑海中第一反应便是潍坊在哪,然后是从高中的基本能力课上学到的“潍坊是风筝之乡”。不只是我,别人知道他是潍坊的接的也是这些话。“也”字用的并不准确,因为我其实只是想了想,并没有问关于潍坊地理位置和风筝的问题。有时我觉得自己并不内向,直到我知道所谓内向不一定是没话说,而是不想说;不是和任何人的话都少,只是和陌生人话很少,熟了之后反而会很多。

真的很奇妙,第一次见栋哥感觉他有些腼腆,谁能想到其实他是个如此猥琐的人。好吧,不只是他,所有男同学都比我的第一印象猥琐得多。好吧,总有一天,我终于意识到,其实我也很猥琐。每个人都是这样,越熟越是如此。

还有一个老乡,女的,今天她没来。第一次和她见面是开学考试的时候。开学考试就不说了。玩了一个暑假,英语考试只能靠蒙了。那场考试唯一的收获就是见到了传说中的另一个老乡。太失望了,计算机考试好多人直接没去。学姐说大基学学还是挺有用的,本着好学的态度,我干脆也没去。

老乡会也不说了,这次是真的不说了。